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

时间:05-11
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犯罪学家詹姆斯·Q·威尔逊(James Q. Wilson)和乔治·凯灵(George L. Kelling)于1982年首次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环境中的恶劣状况如同被砸破的窗户一般,不仅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还会导致社区整体道德沦丧和社会秩序混乱。

破窗效应的理论基础如下:

1. 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一个干净、有序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和规范行为;而一个脏乱差的环境则可能导致人们产生消极情绪和不守规矩的心理预期。

2. 社会共识:社会环境是由无数个个体共同构成的。当大部分人都遵守规范时,个别人违反规范就会显得异常突兀。这种突兀感会削弱人们对规范的认同感和尊重程度,进而导致更多人开始效仿违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 坏榜样与模仿效应:不良现象如果不被及时纠正和处理,就可能成为其他人模仿的对象。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律意识,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

基于以上原理,破窗效应主张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维护社会治安来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例如,保持公共场所整洁卫生、严格执法、对破损建筑进行修葺等措施都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减少违法行为的出现。
阅读:5次

分类栏目